马云龙,红塔区政协委员,红塔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。自2008年起,马云龙委员已连任四届政协委员,在履职期间先后撰写了《在聂耳音乐文化广场举行重大节假日升国旗仪式》《关于修缮保护新兴州、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提案》等50个建议、提案,荣获了红塔区政协第三届优秀政协委员,第四届、五届政协优秀提案等荣誉。

聚焦热点难点,尽心履职展现委员风采。马云龙委员一直遵循“党政所想、群众所需、政协可为、委员所能”的原则,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努力充实各方面知识,争做学习型委员,增强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的能力,全面提升履职水平。自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成立以来,玉溪市在“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”中积极主动作为,修建了聂耳音乐文化广场、聂耳故居,马云龙委员撰写了《在聂耳音乐广场举行重大节假日升国旗仪式》的提案,2010年1月1日起聂耳音乐广场有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,到聂耳音乐广场看升国旗也成为玉溪市民一项重要活动,玉溪的升国旗仪式也多次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《新闻联播》头条,对宣传玉溪的各项成就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,聂耳音乐文化广场也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2012年马云龙委员撰写了《关于重建玉溪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原址建筑的提案》,在区委、区政府及区政协的高度关心支持下,2017年7月26日“玉溪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”建成并对外开放,成为“玉溪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”“玉溪市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教育基地”“玉溪市红塔区离退休干部党性教育基地”。
不忘初心使命,助推城乡发展谱写新篇章。2019年7月,马云龙委员被派驻到春和街道波衣村委会担任驻村扶贫干部,在走访工作中了解到,波衣村委会第六村民小组有的武庙,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滇中护乡五团的团部遗址,马云龙委员积极统筹协调村委会、驻村工作队员多方收集历史资料,多次拜访护乡五团老战士、寻找老战士后人,掌握了滇中护乡五团大量的第一手珍贵的历史资料,并且积极宣传汇报,先后在《云岭先锋》《人民政协报》《云南政协报》上发表了关于滇中护乡五团的相关文章4篇,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。2023年春和街道争取上级资金100万元,区政协配套资金15万元,结合波衣大水槽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,在滇中护乡五团旧址门前修建了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滇中护乡五团文化广场;2023年12月滇中护乡五团旧址成为玉溪市第一批市级革命遗址。遗址的修缮建成,有力有效助推了波衣村委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乡村全面振兴工作。
2015年到2024年,马云龙委员先后撰写了《关于重建“新兴州”的建议》《关于坚定文化自信,传承历史,重建“新兴州”的再次建议》等11个提案,得到了区委、区政府、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,同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。在他的多方奔走和协调努力下,以坚持保护修缮老城传统建筑风貌为前提,聂耳和国歌文化传习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,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建成,为红塔区老城区保护修缮、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作为一名媒体记者,马云龙委员长期走乡串寨,在基层采访,掌握了第一手资料,并通过政协这个平台撰写提案,把群众的声音传递给党委政府,助力政协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群众问题,充分发挥了委员在政治协商、民主监督、参政议政中的主体作用,充分展现履职为民情怀,彰显委员新作为,积极贡献政协委员智慧和力量。
(红塔区政协 张学红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