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协理论 > 正文

陈挺: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需组织和个人双向发力

http://www.yxzx.gov.cn 2023-04-12
作者:    来源:

江川区政协主席、党组书记陈挺: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,是政协舞台上的“主角”。委员要不断提高素质,增强责任意识,积极主动履行委员职责。政协组织更要丰富载体、搭好平台,为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创造条件。只有通过委员个人与政协组织双向发力,人民政协的整体履职水平才能不断提升,社会影响力才能不断增强。

一要健全机制,让委员愿履职。委员主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取决于委员责任意识、主动意识。实际工作中,“挂名委员”“临时委员”“会议委员”不同程度存在。一方面,部分委员履职意识淡薄,缺乏主体参与意识,有的只是在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参加几天活动,有些部门主要领导、企业家,工作任务繁重,参与政协工作不经常,个别委员来自农村,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限,不能有效开展提案撰写、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;另一方面,委员履职缺乏刚性约束,虽然建立了委员履职评价机制,但委员能否正常履职及履职评价结果缺乏有效运用措施。下一步,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委员协商机制,从源头上把好委员“入口关”,把责任心强、素质高、热心政协事业的人士协商进来,同时,为保证委员正常、有效履职,提高委员参与政协会议、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的参与率,应适当减少部门主要领导委员占比,增加业务骨干或专家比例,达到既愿当委员,又能当好委员的效果。建立委员履职评价运用和激励机制,对于履职优秀的机关委员,作为干部职务职级晋升的依据,对于优秀企业家委员或其他行业委员给予一定的表彰;加大委员履职先进事迹宣传力度,广泛展示委员履职风采,增强政协委员社会影响力;探索建立委员明职责、亮身份机制,在开展民主监督、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时亮明身份,让委员的主体地位得到切实尊重和广泛认同,提升委员荣誉感,化被动履职为主动履职。

二要抓实培训,让委员会履职。政协工作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,政协委员不仅是某个行业的专才,还应是通晓各行的全才。目前,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还存在差距,调研视察、撰写提案、议政建言的质量还不高。委员只有眼界高人一等、思维胜人一筹,才能想得出好办法、提得出好点子。因此,要围绕“政协是什么、委员干什么”这一主题,坚持系统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,将集中学习、专题培训、各类会议、调研视察、民主监督和委员活动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,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,有计划、有主题、有目的地组织学习,通过培训拓宽委员知识领域,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,让委员发现问题领先一步,分析问题见解独到,解决问题办法科学,会讲政协话、能做政协事,切实做到“懂政协、会协商、善议政”。

三要搭好平台,让委员能履职。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,是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政协组织要切实在丰富载体、搭建平台上下功夫,为委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。当前,区政协专委会对界别、小组活动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、联络服务委员不到位、履职平台搭建不足,委员参加活动,除常规性的政情通报、学习培训和联组活动外,参与外出考察、专题调研、座谈交流等重要知情明政活动不多,更多是政协常委参加。部分党政干部对政协和政协委员的作用认识不足,认为政协委员是组织安排的兼职工作,缺乏认真履职的内在动力。少数部门片面地认为,政协委员视察工作、提提案和意见建议会增加部门工作负担,对协商答复、民主监督不重视,严重挫伤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。要搭好知情明政平台。科学谋划每年的活动安排,让每个委员都能参与各类知情明政履职活动,利用好“协商在基层”平台,推进委员深入基层参与协商议事,尽力让每一位委员充分深入到基层体察民情,了解民意,为更好履行委员职能奠定基础。要搭好联络联谊平台。成立委员服务中心和具有代表性、能发挥作用的界别委员工作室、个人委员工作室,为委员联络联谊搭好平台,增强委员归属感。建立定期走访委员机制,关心了解委员的工作、生活情况,为委员主体作用发挥打下感情基础,做到既有心又有力。要搭好参政议政平台。除开好政协常规会议外,在闭会期间举办专业性较强的研讨会、座谈会和参与面较广的评议会、委员论坛等,增加委员建言献策的机会。开展优秀提案评选活动,激励委员撰写提案积极性。深入开展民主监督,组织委员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和部门行政工作的监督和评议,努力让政协民主监督成为各界群众监督评议政府工作的有效力量,让委员既有责任、有权力,也有义务、有作为。
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玉溪市委员会
制作单位: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